在最近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中,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张立武教授,发表了题为“超越微观:基于拉曼光谱的环境纳米塑料检测”的大会报告。 张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基于拉曼光谱的纳米塑料检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在微观层面上识别和分析环境中的纳米塑料颗粒。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此次报告展示了...
祝贺本课题组谢丽芳硕士的文章"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nanoplastics by Raman spectroscopy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被EST接收!
近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立武课题组与复旦大学物理系季敏标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S. Francisco教授等国内外十余个团队合作,通过受激拉曼和活度理论实现了微液滴气溶胶内部pH分布的高分辨成像,采用无接触式的探测方法证明了气溶胶内的pH梯度存在,并表明该pH梯度具有尺寸依赖性。相关研究成果以“Imaging of pH distribution inside indi...
祝贺李克俭博士、石卓成硕士、刘娟硕士于近日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顺利毕业,祝愿他们前程似锦!
祝贺本课题组葛秋月博士的文章"Significant Acceleration of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of Microdroplets"被Angew接收!刘阳养博士、李克俭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过氧化氢 (H2O2) 是环境中的重要活性物种,主要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H2O2是很多重要环境化学过程的关键影响因子。另外,H2O2也是最重要的100种化学品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微液滴在大气环境中广泛存在,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微液滴中化学反应的速率及途径可以与体相溶液显著不同。本工作开展了微液滴中H2O2的光化学生成研究,对于理解环境中H2O2的产生及作为工业品的绿色合成都有重要意义...
近日,在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23年度优秀毕业生的评选中,本课题组的李克俭博士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巩克栋博士、石卓成硕士和刘娟硕士获评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祝贺他们!
祝贺本课题组巩克栋博士的文章"Imaging of pH distribution inside individual microdroplet by stimulated Raman microscopy"被PNAS接收!